2016
花开六尘 · 情感与温度——201......
墨舞金申——2016名家迎春楹联邀请展
意与神会——书画邀请展
文脉与精神——中国画邀请展
炖菜 • 蠢疯、三风绘画作品巡展......
2015
求剑于舟 ——2015六尘荟·青年水墨邀
移花•接木——韩非、康凯工笔画作品展
写意一族——学术邀请展
自我时代——重庆青年艺术家邀请展
不负卿—孙鑫宇作品展
百福妙相——李想个人作品展
“五行六尘”——杭州六尘艺术空间首展
长物有意绘笔从心——宋扬《长物绘》......
花花世界——全儒绘画作品展
万物——高翔绘画作品展
东观西望——李立新画展
初心——黄欢作品展
静与境——陈少立教授油画新作展
观自在——陈明观音造像品鉴展
抱莲行吟——吴锦川中国画作品全国巡......
大吉羊——书法迎春展
花开六尘——中国当代女艺术家邀请展......
2014
印度拂尘——祝铮鸣个人作品展
写意一族(第三回)学术邀请展· 南通站
水墨调——雷子人个展
民建江苏省级组织成立六十周年书画展
六朝六法——韩国弘益大学美术馆中国......
写意一族(第三回)学术邀请展· 南京站
自在的异样——尚可师生展
东西南北中——九人邀请展
写意一族(第三回)学术邀请展· 大连站
其时状态——童振刚作品展
水墨彼此——两岸艺术家学术交流展(......
研动金陵——在宁高校研究生毕业作品展
青春盛绘•迎青奥——首届江苏省青......
花开六尘——青年女画家作品展·第三回
新水墨新青年——新水墨青年艺术家作......
妙竹听雨——金竺雨书法展
风晴·师范——天津美术学院青年教师......
2013
墨色如幻——江苏省中青年名家作品展
水墨彼此——两岸艺术家学术交流展
“写意一族”六尘艺术馆第二回学术邀请展
师生记——朱新建 潘士龙 马辉 郭贵林师
M广场——那些即将逝去的印记闪亮而悲伤
风动•幡动——当代青年名家国画作品......
彼岸·花开——荷花主题邀请展
六尘雅集——八人邀请展
锦绣苗疆·梦里水乡——孙健彬人物画展
百卉含英——首届江苏省民营美术馆汇展
同源•圆通——曹钧、李裕康书画合璧展
墨境禅心——写意一族佛教题材造像展
花开六尘——新生代青年女画家作品展......
“老友记”——朱新建 吴维佳 于明......
2012
“探索与对话”博士绘画作品学术邀请展
“写意一族”六尘艺术馆第一回学术邀请展
静物•风景•人体——李荣洲、杨波联展
融——秦华、杨勇二人彩墨展
风动•幡动--当代青年名家国画作品展 第
花开六尘——新生代青年女画家作品展......
“响土——王洪彬油画作品展”
李裕康书法展
魏诗煌金竺雨举办书画新作联展
杨波绘画作品展
2011
大象无形
十分状态
六尘.色
爱折腾
行走.意境——五人油画展
李长白画展
作者
作品
每周推荐 张见
前言
作品
艺术家
新闻
合作方
花开六尘——中国当代女艺术家邀请展(第四回) 前言

这一朵六尘花,盛开在女手春风里

——“花开六尘”策展人手札

文/陈姗

 

一、先说六尘,再谈展览

六尘艺术馆坐落于南京河西大街南侧,门前一条车水马龙的大马路,特别敞亮,予人的视觉识别度很高。可是几年前,六尘艺术馆还是一个蜗居在普通大楼中需要摸着门找的小空间。三两年的时间,不过光阴中的一瞬,而六尘艺术馆却在白驹过隙间完成了她的脱胎换骨。

六尘艺术馆最大的特色就是“年轻”,艺术馆是年轻的馆,馆里的人员是年轻的人,艺术馆关注推广的艺术家也多是年轻艺术家。因为六尘艺术馆年轻,所以经常与各种各样时尚的词汇关联在一起——“新工笔”、“新水墨”、“小鲜肉”等等,一直站在艺术圈的时尚前沿给力的“推陈出新”。六尘艺术馆内有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他们观念创新,做事踏实卖力,每个月有条不紊的为南京这座文化艺术行业一直欣欣向荣的城市奉献上高品味新口味的文化大餐。

六尘艺术馆展览的特色也和“年轻”这个词汇有莫大的关系,相较于很多资深大馆经常为书画界的大腕儿做展览,六尘艺术馆更关注那些初出茅庐的年轻艺术家。六尘艺术馆为年轻艺术家做的展览,很多都是这些艺术家们的“首秀”,年轻人太需要这样一个遭遇伯乐的平台啦!就好像一个初学走路的小孩儿,让大人牵着扶着走一段路,就能稳稳的大胆迈步啦。当今画坛兴盛,新人层出不穷,各种艺术机构也乐得追捧新秀,甚至出现了一批职业的“艺术星探”,帮助机构物色有潜力有才华的艺术家;但几年前六尘艺术馆决定着眼于扶持新秀、走出“新路线”的时候,艺坛新人能够得到的关注和扶持并不多,许多默默无闻的美院毕业生虽然才华横溢,但是要想参加一个规模较大水准较高的展览并非易事。

六尘艺术馆没有追逐热点艺术家,而是致力于扶持新秀艺术家,这在当时看起来是一个风险很大的艺术投资,非有过人的胆识莫敢尝试。而目前实际的成功经验表明,六尘艺术馆的这一举措,不仅帮助了很多新秀艺术家,也帮助了作为新馆的自己。几年前,新一波的艺术品市场热潮掀起,把关注点停留在当代绘画的版块内,大量收藏家和投资客开始大量收藏和投资当代绘画。大环境下,新人与新馆同时红火起来,六尘艺术馆的名气也在全国打响,推出了很多优秀的艺术家,交了很多朋友,也和圈内很多艺术馆成了兄弟单位。

从默默无闻到被普遍认可,再到定期策划具有学术水准的展览,这是一段付出心血也经历风雨的历程。在若干年的艺术市场洗礼中,六尘艺术馆经历了许多,成熟了许多,也坚定了许多,忆昔瞻今,怎不令人丛生感慨?

六尘一词,语出佛教术语,即指“色声香味触法”,禅意非凡。本次女艺术家展以“花开六尘”作为品牌主题,赋予了诸多美好的含义,令人联想到“六尘不染”、“一花一世界,一念一尘埃”、“花开见佛”等美丽的语境;我初次看到这个词语的时候,甚至联想到民国女作家张爱玲说过的那句“尘埃里开出的花”,然而心里却是极欢喜的。

 

二、谁信红衣万钧笔,笔力扛鼎胜须眉

 

关注女性绘画,挖掘绘画中的女性意识在今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女性意识涵盖着女性画家对于艺术、人生、历史的反思,对于生命、情感的领悟,对价值的自省以及内在体验、审美活动等一系列的自我感受、认识评价。

所谓“丹青之在闺秀,类多隐而弗彰”、“女子无才便是德”,作为中国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女性绘画一直被画坛忽视。中国女性绘画史是一部从无声到有声、从无名到有名的绘画史,是一段“看似空白”,但又“绝非空白”的历史。中国历史上不乏才情横溢的女画家,作为中国绘画史上娟秀雅致的一笔,女性意识的倾入使画面呈现出丰富而温情的色彩,女性意识是女性绘画的内核,女性在道德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和交流方式等基础上凝聚起来的集体经验,形成了同一性别构成的同质的女性意识。

其实传说中的绘画始祖是女性——嫘,“嫘”又叫“颗手”,多部史书推其为画祖。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云:“画嫘,舜妹。画始于嫘,故曰画嫘。”沈颢的《画尘》记载:“世但知封膜作画,不知自舜妹始。嫘尝脱舜于瞍象之害。则造化在手,堪作画祖。”除了《说文解字》和《画尘》以外,《世木·作篇》、《画史汇要》、《书尘》、《汉书·古今人表》等历史文献中均有关于她的记载。嫘祖被推为绘画的始祖并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出于人们的臆想,她实际上是母系氏族社会里勤劳能干和聪敏擅绘的女性形象的典型。

人类学家将初民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定义为神话思维,中国从远古时代起就有不少和女神有关的神话传说和神话人物。千百年来,“嫘祖创画”的美丽传说和“女娲造人”、“曦和捧日“、“精卫填海”一样的神秘而伟大,被奉为传统文化中的圭璧。再上溯一下传说,女娲才是最早的雕塑家,她的作品比任何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塑作品都丰富都更具生命力,女娲在“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的时候,“炼五色石补苍天,断鳖足以利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混沌之初“天地开辟,未有人民”,从“女娲抟黄土作人”以后,炎黄华夏才走进了几千年的文明史。

母系氏族社会渐渐被父系氏族社会所取代之后,女性从此走进了几千年的君权、父权、夫权高于一切的男性集权的历史。女性绘画受到文人画的影响,审美观念始终脱不开男性文人的审美趣味,闺阁画家和青楼画家的绘画无一例外的逐渐向文人画靠拢,追求文人画的精神境界,迎合文人画的审美情趣,不自觉的以文人的审美意识为指归。究其根源,是因为几千年来中国女性大都依附于男性而存在,在男权体系中,女画家的审美观不可避免的受到拥有画坛话语权的男性文人的影响,反映在绘画上,也必然以文人画的审美趣味为指归。

时至今日,女性独立和自我意识不断被重新定义,女性绘画重新被关注和解读,时代在发展,女性绘画也在艺术领域不断进行圈地运动,女性画家以画笔为剑画纸做盾,已经陆陆续续占领了很多艺术高地。纵观历史,一部部冠冕堂皇的中国绘画史,早已受到不同程度的的质疑,因为它所关注和论述的,只是一部男性的绘画史,是被男性占据和垄断了的绘画史,是一部女性“长期缺席”的绘画史,是忽略甚至摒弃了女性的绘画史。

女性绘画从依附于传统文人画、到产生独立的女性意识这条路,已经走了上千年。中国画坛不乏充满才情和思致的优秀女画家,她们以敏锐细腻的情感触角捕捉着绘画的元素,她们的绘画中不止充满才情,而且惊蕴奇情,其绘画中思想的深刻和情感的冲击力令人拍案称奇,很多女性对于生活和人生的解读和艺术表达处理令人耳目一新。

当代画坛更是涌现出大量优秀的女艺术家,十指春风,冰雪聪颖,她们走过画笺,就顺手擦亮了纸上的黑夜。。。观赏悦读她们的丹青妙迹,力度、气度、风度、广度与深度兼有之。她们的很多艺术观点、创意理念、艺术水准已经将千载历史中久存的男女性别差异渐渐模糊,很多优秀的女艺术家在很多方面都超越了男性,当然我们也不是在和男艺术家较劲儿,只是三月的春风扶摇,懂得欣赏美的男士也应该为我们女性多点一些赞。

我们一直都在关注女性的种种美,更应该细细品味女艺术家绘出的缤纷内心世界。如何将最优秀的女性绘画呈现在世人面前?如何引导大众更正面的解读和关注女性画家?作为女性,也作为策展人和爱绘族的一员,我在南京六尘艺术馆的支持下,策划了此次展览,展览名称定为“花开六尘——中国当代女艺术家邀请展(第四回)”,因为之前三年间六尘艺术馆就关注到观念创新、思维活跃的女艺术家,已经成功举办过三次“花开六尘”的女性艺术家展览,属于知名品牌展览。此番四度花开,规模和建制都更胜从前,感谢诸位女艺术家一直以来的关注和支持,并预祝“花开六尘——中国当代女艺术家邀请展(第四回)”圆满成功。“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大家且从容在展览和画册中慢慢赏趣,领略这一朵朵六尘花的温柔和芳香。

——陈姗揖首,乙未年初春于南京六尘艺术馆